行业洗牌将加速
美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轮胎的相关行业去年对美出口额为20.78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出口额为5.1亿美元。因中美海关税则号不同,中国海关统计显示,去年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金额为33.4亿美元。
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一位业务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说几年前“特保案”加征的最高35%的关税还能被消化的话,那么这一次60%的关税将是对中国轮胎企业的致命一击。
一位青岛外贸企业人士表示,由于中国轮胎行业附加值较高,特保期间加征的税率,都被国际市场消化掉了,“现在担心的是税率太高,高于国内企业和国外客户的消化能力,会导致美国市场从此对中国企业关上大门。”
在轮胎企业赛轮国际轮胎有限公司一位销售经理看来,2009年到2011年“特保案”结束后,中国轮胎产品在2012年、2013年的对美出口关税仅5%左右,中国轮胎企业因此过了差不多两年的好日子。
不过,青岛橡胶谷集团人士向记者表示,近两年来中国轮胎企业对美出口量激增,这也是美国掀起“双反”调查的一个原因。
据中国轮胎行业预测,2015年,行业内仅新增产能就高达1.2亿条,产能过剩率为10%~15%,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参差不齐。
以轮胎生产大省山东省为例,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共有轮胎生产企业287家,但多为小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有新产能不断上马。在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看来,这一部分新产能,将是此次美国“双反”的最大受影响者。
一位青岛贸易企业人士分析,很多中小轮胎企业以出口为生,而美国又是中国轮胎出口第一大国,此次“双反”将会导致大批中小企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