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网 转载】截至目前,安徽合肥市投入运营的纯电动客车已达到430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200辆,纯电动大巴230辆,成为全国拥有纯电动客车最多的城市。
早在2010年1月,就有30辆安凯纯电动公交车投入合肥公交线路运营,主要分布在18路、60路和快1线路。其中,合肥18路成为国内首条全部采用纯电动客车的公交线路。
时至今日,合肥最有代表性的18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如何?续驶里程能达到多少公里?电池衰减情况是否符合厂家宣传?带着这些问题,方得网记者来到了合肥。
欲觅真相 记者打起“游击战”
在18路纯电动客车投入运行后不久,安凯客车相关负责人曾在多家媒体上表示,投入运营的安凯纯电动公交车晚上只需充电3至5小时,续驶里程可达到300公里以上,在实用性上已不输于传统客车。
2012年8月13日傍晚7时,记者从合肥火车站驱车20多公里来到经开区停保场,看到停保场内有二十多辆正在充电的纯电动公交车。还有一些准备下班的纯电动车司机陆续把车停放进停保场。据记者了解,经开区停保场专供18路、148路、5路等多个车队车辆保养使用。在场区内,有一个国家电网充电站,一晚上可以同时为三、四十辆纯电动公交车提供充电服务。
每辆纯电动车进场停妥后,都会由停保场里一位来自国轩高科电池厂的专员负责充电。当记者上前想向一位司机了解车况时,这位负责充电的员工便迅速走来过来打断,“师傅们都要下班休息了,你有什么问题问我好了。”
据该员工介绍,目前安凯采用的都是合肥国轩高科生产的电池,每辆公交车装配12-13组电池,重量大约在2.5吨左右。但该员工给记者提供的各类车辆使用数据,与厂家宣传的内容相差无几。
无奈,记者只好先假装离开停保场。过一会,记者再返回时,便站在大门外不再进去。晚上8点多,一些司机师傅陆续下班回家走出大门,记者便一一上前与其攀谈了解情况。
与宣传不符 纯电动车难受欢迎
在与师傅们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合肥纯电动公交车的运行情况远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好。“充一次电到底能跑多少公里,我们也弄不清楚。”四、五位师傅都如此告诉记者。
原来,合肥纯电动客车的续航里程,远不及厂家宣称的那么长。最初因每日无法保证行驶200公里,车辆经常是开半天、停半天。“后来,在18路终点站滨海广场那边又加设了一个充电站,车开出去感觉电不够用了,就开进滨海充电站,充半小时再开出去。”在师傅们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原来合肥纯电动公交车在每日的运营中,除了在停保场充一晚上电(4至6小时)以外,白天还要经???ldquo;小炕”,补充点“营养”。
一位女师傅则向记者抱怨道:“当初为了节省电耗,18路车队的15辆纯电动车都没有配空调。大热天里,人坐在里面真是受罪。”
谈到电池的衰减程度及使用寿命时,有几个师傅笑而不答。但有一位老师傅突然提高音量,显得颇为激动:“我不是想当***派,但还是想说点真话。这么贵的电池,一点不像厂家保证的那样(八年),两年都用不了。这不是白白扔国家的钱嘛……”据他所述,纯电动客车裸车的采购价在90万元左右,但配套的电池价格却高达110万元。
在调查结束后,记者致电安凯新能源客车公司总经理熊良平,询问上述情况是否属实。他只简单地告诉记者,在合肥公交线路使用的部分安凯纯电动客车已经运营两年半时间,电池确实有些衰减,晚上慢充后在白天运营时还要再到滨海充电站补电。“根据相关数据报告,这批车的电池使用2年后,大约衰减10%。”
但记者提出有些电池在使用两年后完全报废的质疑时,熊良平则表示,“(在18路运行的)这些车辆有没有换过电池,我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