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过,“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当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已经在全国逐渐形成,浪费俨然成了过街老鼠;而汽车界推崇的精益生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消除浪费。然而,重型车国四排放升级却导致了大量的浪费。如此的浪费,国家为何视而不见?为何不能及时制止呢?
● 库存浪费
精益生产认为:“库存是万恶之源”。工厂里为了一点点零部件库存,都要锱铢必较,可是,国四升级导致的浪费却是“漫山遍野”!
就在2月26日,笔者见到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黄刚时,问他为何今年1月业绩不够理想(环比下滑55%)。黄刚笑了(在笔者看来是苦笑):“我们认为今年1月应该实行国四,因此,基本没有储备任何国三车辆,公司的生产和库存都是按照国四来计划的。谁知道,国三车还可以卖,很多地区的用户还是要买国三车辆,但我们对于国三车辆的生产准备和库存都不足,因此耽误了一些销售。”

说到这里,黄刚又说,“不过,我们在1月份进行了及时调整,2月份的销量应该还可以。”(事实的确如此,东风商用车2月又是一马当先,领跑重型车市场)尽管黄刚对令人失望和猜不透的排放升级保持着乐观态度,但是,笔者还是看到,大量的国四零部件和车辆成为了东风商用车的库存。当然,对于东风商用车来说,浪费的不仅只是时间,还有部分市场(有些等不及的国三车用户会转买其他品牌)。
国四迟迟不实施,这让厂家痛苦,经销商就更痛苦。对于资金实力远不如整车企业雄厚的经销商而言,库存车就不仅仅是浪费的问题,甚至可能严重影响到经销商的资金周转。
在1月份,笔者来到了东风在北京的最大经销商――华夏双龙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笔者看到,他们刚刚开辟出的一块卡车停放场上,停满了大量的国四库存车。其董事长姚力告诉笔者,鉴于北京严重的雾霾天气和早已宣布实施的国四排放,他们认为,工信部在2014年必然要取消国三车公告。因此,他们去年底没有囤积任何国三车,样车和展车全部都是国四车。
然而,众望所归“取消国三车型公告”一事却泡汤了,北京的用户照样能买国三车辆。“这次又猜错了。”看到大量囤积的国四车,眼看就成了库存车,这让姚力有些懊悔。

当笔者问他北京不是早已实施国四排放时,他告诉笔者,“只要国三车公告不取消,那就能上牌。只要能上牌,用户就更愿意买国三车,国四车就卖不出去。这一点北京也不例外。”可以说,东风企业和经销商的问题,对几乎所有的卡车企业都是一样的。几乎每家企业都眼睁睁看着一些国四零部件和车辆成为库存。
不但卡车企业如此,客车企业同样如此。2月,笔者到一家客车企业。在商品车停放场地,笔者看到了大量的国三库存车。这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这些车本来是给某地准备的,当地年前传出消息称年后国三车不能再挂牌。不料,这批车生产出来后,又有消息说国四政策推迟了半年。于是,采购者也就延后订单时间,这批国三车被留在库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