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历史的磨难并未磨灭沈阳人造车的梦想。1948年,东北解放,沈阳人在一片废墟上成立了汽车修造厂,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即转产专门修理轿车,因此更名为“沈阳轿车修配厂”(今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包括林肯、福特、凯迪拉克、雪佛兰等世界名车,许多工人修了一辈子,总修别人的车心里不是滋味。文革结束那年,老一代金杯人搞“模具大会战”。三年后,他们造出了当时全国最早的十人座面包车,代号为“轻客SY622”。到1984年,金杯人为之深感骄傲的“SY622”型面包车经过不断改进,达到了历史顶峰——年产14000台,不仅完全占领了东北轻客市场而且辐射到了全国,被人直接美誉为“东北面包”,将原先还能与之一较高低的天津客车厂远远抛在了身后。从此,中国轻客市场上金杯人成了龙头老大,且独占鳌头至今……
1984年,中国汽车行业发生着巨大变化,市场上开始有了合资车,给自主组装的轻客车型带来了巨大冲击。居安思危,现实的情况逼迫金杯人必须为自己重新找一条生路。就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当口,原金杯副总工程师傅世枢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说“我们可以用CKD(散装件组装)的办法造车”。
1984年3月,金杯人向国家计委、经委递交报告,说他们要采取“技贸结合”的办法引进日本丰田海狮散装件进行组装,国家很快便批准了以CKD方式生产轻客的项目。到1985年年末,金杯人用CKD的方式生产的海狮车,年产505台,产值一亿多利润4221万元,令整个汽车界为之震动。

面对令整个汽车界震惊的成绩,金杯人没有自满。他们想的更为长远,想成为国际一流的轻客企业!他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合作伙伴——日本丰田汽车。
“和日本人打交道,可比和欧美人打交道困难多了。” 原金杯副厂长杨兴仁,他打了个有趣的比喻:“人家说,欧美人的脑袋是方的,日本人的脑袋是圆的。日本人做事精明,和你打交道之前早就连你家的水壶都查过了。你再精明也精明不过日本人。”但是,凡事就怕例外,这就是他们1987年开始谈判引进丰田新一代海狮车型,丰田公司却没有占到便宜。
谈判从1988年7月一直谈到到1989年11月。在这期间,所有的谈判都暗藏玄机。在最终签订的合同中,日本人不小心打了个瞌睡。“合同的最终有效截至日期是1997年6月30日。技术转让费不能少,那是合情合理的,但每台车的提成费却是一个有着不确定因素的事情,那必须是金杯生产多少辆丰田才能从中提取多少,必须视对方的生产能力才能提取的费用。” 甲乙双方于1989年11月2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沈阳市签订技术引进合作合同。合同内容涉及海狮四代,丰田方面是有点忍痛割爱的样子,他们一开始并不想拿出他们的海狮四代,这是一款和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轻客车型,是一款相当成功的车型。丰田公司迟迟不肯出手,沈阳金杯方面你不吐口咱就一直耗着,反正我就看上了你这款车型,别的我不要。
最终,日本人妥协了,双方坐到了铁西老厂区一幢三层小楼里,签署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合同。
甲方: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沈阳分公司。
乙方:丰田汽车株式会社、丰田通商株式会社。

从CKD车型下线,到海狮第一代车型上市;从第二代海狮国产化到第六代海狮的轿车化风潮。华晨金杯作为轻客第一人在岁月的长河中游弋拼搏,并以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中国的轻客自主之路探寻到了方向,用他们的智慧从世界先进汽车工业国家学到了轻客制造的精髓!2013年,华晨金杯将迎来全新成员——金杯新海狮的上市,将“新外观、新技术、新体验”传递给消费者。未来,金杯人将继续沿着自主创新、国际化合作的双轨发展道路前行,向着中国人、沈阳人的汽车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