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指导意见的指引下,我们市召开了《全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0年,到中山履新才一个多月的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薛晓峰到我们公司调研公交发展时,针对市民出行难的问题提出了八点工作要求,并定下“公交服务在元旦前要有明显改善”的目标。我们抓住这一机遇,迅速在一周内编制了《落实薛晓峰市长要求公交服务元旦前明显改善的工作方案》上报市政府并得到批示。面对要在较短时间内使公交服务有明显改善的目标任务,我们一方面立即采取了延长夜班公交司乘工作时间,将市中心城区夜班线路服务延长1.5至2小时营运的办法,另一方面在年底前新增了一大批新能源LNG公交运力,并捕以新开线路、加密班次、延长服务时间等措施,使广大市民在元旦前切实感受到公交服务的明显改善,完成了市长要求公交服务明显改善的任务。随后,顺着市民和市“两会”代表们持续提出的公交需求,借着市长当选市委书记后多次体验、调研公交的高度重视,我们顺势借势持续新增新能源LNG和纯电动公交运力、新开线路、延伸线路、加密班次、延长服务时间,提升公交服务。同时,积极推动并执行公交票价优惠政策,2010年底起,我们实施了群众乘坐公交车刷卡享受7.5折或90分钟内转乘享受7折的票价优惠措施;2011年10月起,我们又实施了群众乘坐公交车刷卡享受5折的票价优惠,租赁公共自行车每天第1小时免费、第2小时起每小时1元的优惠措施。通过这些利民惠民措施的实施,在使公交利民惠民成为人民群众受益面最广的民生工程同时,还极大地冲击了全市城乡的民营和集体农村客运企业的生存。为此,我们通过执行市政府公交行业体制改革方案和整合市内民营、集体农村客运资源问题的相关批示,用了两年多时间并投资1亿多元收购了8家市内民营和集体农村客运资源,实现了全市城乡公交“统一线网规划、统一票价标准、统一刷卡优惠、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财政补贴、统一成本规制”的“一盘棋”发展。
第二我谈谈拓展经营壮实力的体会。有句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在应加一句“会做的孩子才有饭吃”。因为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多,面对公交发展方方面面的问题,怎样才是“会做”呢?我的观点是:首先是要取得政府和上级部门的信任,而要取得信任就要靠我们的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以及不断推出提升公交服务新举措。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把市政府、上级部门、“两会”代表及市民提出的公交事情做好。近年来,我们通过持续新增新能源LNG和纯电动公交运力、新开线路、延伸线路、加密班次、延长服务时间;主动承担城市绿道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解决公共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问题;整合农村客运资源,实现全市城乡公交“一盘棋”;实施群众乘坐公交车刷卡票价优惠再优惠措施;积极承担学校校车服务并新投入全国首批80辆LNG“长鼻子”智慧校车营运;给力无线城市启用公共汽车实时到站查询系统,公开透明市民最关心的公交运行实时情况;探索公交经营合作新尝试,与市岐江旅游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一票通畅游岐江,绿色公交送到家”项目,与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合作经营开发公交媒体项目……等等,提升了全市城乡一体化公交服务。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认真抓好企业增收创收、挖潜降耗、精细化管理、优质服务和经济运行分析等工作,争取了《中山市公共交通营运企业财政补贴及成本监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
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至2012年,中山公交集团员工从2640人增至5000多人,公交线路数从74条增至122条,公共汽车从829辆增至1891辆;拥有出租小汽车300辆,公共自行车1万多辆,年客运量从1.1亿人次增至2.6亿人次,年营运里程从0.8亿公里增至1.6亿公里,年总收入从 3.1亿元增至7.6亿元,总资产从3.2亿元增至10亿多元。并拥有国家一级汽车客运站1个、二级汽车客运站2个、一类汽车修理厂2家。据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公交服务满意率已由2008年的62.3%上升至2011年的84.5%,并升至2012年的87%。——
商用车之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