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贵的费用、耗不起的时间,让用户对进口卡车的售后服务望而生畏。而不尽如人意的售后服务,让多少有购买打算的用户最终选择放弃?而文章开头提到的销量下滑,除了与今年国内卡车行业大环境的不景气有关外,又在多大程度上与进口卡车的售后服务有关?
有报道称,从生活日用品到奢侈品,从洋奶粉到电子产品,从食品领域到汽车领域,中国消费者一直承受着双重标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价高质次。不但产品价格比国外的同类产品高出很多,而且质量和服务也都较差。比如所谓的“全球召回”,总是将中国消费者排除在外。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为这些商家采取不同标准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我国的汽车三包政策至今都不完善,这也让一些国外汽车厂商敢于“歧视”我国的消费者。
这不免让人猜测,是不是进口卡车也像进口轿车、手机一样,对中国消费者存在歧视?
“先来说召回,最近的一起进口卡车召回是曼恩牌TGS卡车,即自2013年10月8日起,召回2012年12月10日~2013年4月12日生产的部分曼恩牌TGS卡车,共计38辆。此前,沃尔沃和奔驰也进行了召回,且都涵盖了中国消费者。因此在我看来,起码在卡车召回领域,进口卡车厂家不存在歧视中国消费者的情况。”国家质检总局汽车召回专家、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谭秀卿告诉记者:“这几年中国卡车市场比较好,欧洲的大型卡车企业对中国市场很看重,再加上它们进入中国市场很不容易,而且本来在中国市场的保有量也不大,召回的数量就更少,因此不在乎召回中国数量有限的车辆。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欧洲卡车企业没有理由不理会中国用户的利益。一般来说,国外卡车企业召回时不会漏掉中国市场,因为它没必要也没理由冒这个风险。”
对于进口卡车存在的售后服务贵且慢的情况,谭秀卿认为,现在的情况应该比以前好多了:“我以前研究过跨国企业的售后服务,总体感觉是服务较慢,备件到货较晚而且昂贵。随着保有量的逐步提升,现在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虽然售后服务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但距离让用户满意并使用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其实,无论是卡车还是其他商品,物有所值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