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客车H系大巴(KLQ6125)一经推出便受到客户的广泛青睐,这款车是在一个怎样的背景下推出的?它在设计开发上有哪些针对性?它的升级车型有哪些技术亮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程前往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采访了该公司技术中心相关部门的技术工程师。
从KLQ6129到KLQ6125
海格KLQ6129系列客车是苏州金龙针对团体旅游、公路客运、公司班车市场而开发出的一款车型,因其具备可靠性高、使用成本低、性价比高等突出特点,一度成为市场上的一款主流畅销车型。该车也是海格客车的一款经典产品,至今仍在销售。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市场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6129急需升级换代。
“6129经过市场的多年验证,产品已非常成熟,但用户对其造型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于是,我们在开发新一代车型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外观问题。”苏州金龙技术中心总布置室的张振华对记者说。
张振华告诉记者,6129是海格较早推向市场的一款成熟产品,3.7米的车高带来的大空间受到市场的欢迎,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度和用户细分需求的变化,旅游用户需要更好的舒适性和更高档的外观设计;客运用户因为长距离运营,需要配置高、可靠性好、空间大的产品;团体客户希望彰显企业形象的同时兼顾成本优势,对行李仓要求比较低。
海格客车KLQ6122D
在设计6125的时候,根据用户群体的不同,海格推出了4大平台、3款不同造型的系列化产品,分别是6125D一层半,全承载车型,针对高端客运市场、6125A全承载车型,针对中高端客运、6125B针对中低端客运和旅游、6125Q偏向短途客运、团体和旅游市场。三款车的车身高度都不一样,底盘、配置也各不相同。在成熟的6129底盘配置基础上,6125的底盘总成进行了一些功能上的区分,比如说在客运车上装配的是更大马力的发动机,有高端需求的用户,可以匹配自动挡变速箱,进口发动机,液力缓速器,前后盘式制动。
6125面世后延续了6129的成功,在一向对客车品质要求过硬的北京市场有着很大的保有量,首汽集团、北京公交八方达公司、祥龙客运等大型客运企业先后购入该款车型投入运营,用户满意度非常高。
从KLQ6125到KLQ6122
6125在市场上畅销的同时,6122的研发已在进行中。此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高铁的影响,环保的要求,成本的压力,安全的考量,使用户更关注产品的安全和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海格自身发展的强大内应力促使了海格一系列自内而发的管理变革,在海格首倡并积极践行的客车全生命周期管理(海格PLM)理念下,海格通过引进先进的windchill系统,建成了智慧研发平台,形成产品开发管理、基础数据管理、订单集成,软件多元化集成的四位一体的研发体系。6122就是海格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技的研发平台,对用户需求更精准把握下的成功产品。
海格客车KLQ6125
“6122的外观相比6125,更加圆润饱满。底盘方面,海格一直坚持在成熟底盘基础上做优化匹配。6122沿用6125的底盘,并做了充分优化,前后轴距做了一些调整,优化了前后桥的速比匹配,在匹配上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同时对发动机、动力总成的一些系统化布置方面做了很多改进,例如,我们通过对排气系统的合理布置,避免了排气管线跨过发动机引发起火事故,不但有利于发动机的散热,而且也可以防止漏油、引燃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张振华介绍道。
6122的另一亮点是乘客区空间的最大化设计,6122的设计师们在车内空间的利用上可谓是煞费苦心。为了加大驾驶区空间,他们把雨刮电机创新性移至前风挡外面,这样一来,仪表盘可以实现整体前移从而加大驾驶室空间,在后围的处理上,设计师把后舱门的铰链改成球头铰链,这种装置占的空间很小,同时可以实现最后一排的乘客座椅整体后移。 在维修便利性方面,一是把雨刮电机外移。以前雨利器坏了,要拆掉仪表台,把里面的部件一个一个拿出来,然后才能维修雨刮电机,把它放在外面就避免了这种繁琐的维修工序。二是在行李架里板、后风窗左右包管柱开检修口,方便空调的维修。三是把底盘上的常用维修件集成放在仓门处,并标注铭牌,包括皮带型号等说明,这样一打开车门,按照提示即可维修;四是采用免维护前后桥技术,客户只需观察油面和油色,适时自动加注更换润滑油脂,避免拆装轴承不当导致的轴承烧死。